欢迎访问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师生保健 > 传染病防治
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试行)
编辑日期:2020-05-20  编辑: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试行)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俗称“蜱虫病”,2010年我国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新发蜱媒传染病,其病原体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FTSV)。近年来我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落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现、报告、调查、处置、预防和感染控制等相关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S),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99%),疲劳乏力(93%),厌食(89%),恶心(77%),肌痛(71%),腹痛(55%),呕吐(52%),头痛(51%),淋巴结肿大(50%)等症状,此外,咳嗽(29%),意识模糊(26%),关节痛(24%),结膜充血(11%)、瘀斑(9%)等临床症状也有一定比例。最常见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小板减少(95%),白细胞降低(86%),一些反应肝脏和肾脏功能障碍的生化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升高,如乳酸脱氢酶(96%)、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94%)、丙氨酸氨基转氨酶(84%)、肌酸激酶(60%),其中以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最明显,常伴有低钠血症。尿常规检查多半病人会出现尿蛋白,部分病人甚至出现血尿症状。危重患者一般伴并发症,临床多出现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结膜充血、休克、呼吸衰竭等,最终因身体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致感染。近年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均报告了人传人疫情。

2.传播途径

1)蜱虫叮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部分SFTS患者在发病前2周有明确蜱虫叮咬史,患者居住地附近环境采到的长角血蜱体内分离到的SFTSV核酸与患者携带的SFTSV核酸同源性高达99%以上,同时蜱的季节消长与SFTS流行高峰期一致,而地理分布与SFTS地区分布也有一定联系,提示蜱叮咬是SFTS传播的重要途径。

2)血液或粘膜接触传播。多起人传人聚集性疫情中,继发病例多为首发病例的亲属、帮助处理后事的亲戚、邻居或与其密切接触无防护的医护人员,表明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致感染。提示护理SFTS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区、森林等地区从事生产、生活的居民、劳动者及赴该类地区旅游、户外活动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4.地区分布

SFTS患者最早确诊于2009年我国河南和湖北省的农村地区。随着监测范围扩大和研究深入,我国SFTS出现地域和患病人数显著增多,2011-2014年全国23个省份报告病例,报告病例主要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辽宁、浙江7个省份,均分布在低海拔山区和丘陵等植被丰富、气候湿润的农村地区,具明显的地域性和高度聚集性。2010-2019年我省共计报告2274例病例,86.4%病例报告集中于六安、安庆、滁州、合肥和马鞍山。

5.发病季节特点

我省SFTS发病时间呈明显季节性趋势,每年3月下旬或4月初出现病例,4月发病数逐渐增多,4-6月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但9-10月出现小高峰,11月后快速下降,12月至次年2月进入疫情低发时期。

6.人群分布

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85%以上),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员。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50-79岁,占病例总数的88%以上。我省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07,女性略多于男性。

二、诊断、报告和治疗

(一)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聚集性病例指2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人员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

(二)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疑似病例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开展实验室检测,如为确诊病例,应及时将病例分类订正为“确诊病例”。

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按照相应规定报告。

(三)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三、实验室检测

(一)病原学

1.核酸检测:采用RT-PCRReal-time PCR病毒核酸诊断方法进行检测和诊断,患者血清中扩增到特异性核酸,可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2.病毒分离:处理病毒分离的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后,采用VeroVero E6等细胞或其他敏感细胞,用Real-time PCR病毒核酸诊断方法、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确定。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二)血清学

1.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IFA)抗体测定、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可确认为新近感染。

2.血清特异性总抗体: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病原特异性总抗体阳性表明曾受到病毒感染。

(三)采样、结果反馈和复核检测

诊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的医疗机构,负责用无菌真空管采集病例的急性期非抗凝血标本,送有检测能力的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送样时,需填写《医疗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检测送样表》(见附表2)。

每次采集的非抗凝血标本量不少于5ml,及时分离血清,分装2份,标记清楚后低温保存,其中1份用于实验室检测,1份用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机构依据标本采集具体时间选择合适检测方法(核酸、抗体)检测。

检测机构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送检医疗机构和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督促医疗机构修改或订正病例的诊断。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标本(包括所有检测结果阳性和阴性标本),及临床怀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出血热,但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阴性标本,及时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

四、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调查传播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见附表1),录入至EpiData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下载)。

出现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应注意调查感染来源。监测医疗机构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的就诊者,同时组织人员采用查看当地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主动搜索病例,筛查、随访搜索出的疑似病例,必要时采集相关样本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中,调查者应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应当注意避免被蜱叮咬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五、预防与控制措施

SFTS是一种新发蜱媒传染病,起病急,没有特异性症状,分布范围广,病死率高,容易误诊、漏诊,目前没有针对性疫苗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对于保护人们生命健康和牲畜安全至关重要。

(一)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有出血表现的病人住院治疗时应单间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患者时应采取标准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抢救或护理危重患者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疾病通过血液、分泌物接触造成人际间传播。

疾控中心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时,也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医疗卫生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护和感染控制见附件7

(二)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

各地应当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

(三)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及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尤其是六安、安庆、滁州、合肥和马鞍山等高发地区,每年流行季节应储备足够数量检测试剂用于开展疑似病例的检测工作,高发地区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

(四)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

开展SFTS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指导疫区高危人群减少蜱的接触暴露,做好野外作业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和胶鞋,裸露部位喷驱避剂)。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蜱防制宣传要点见附件6

(五)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做好SFTS高发季节疫情监测与管理,分析疫情监测数据,提高疫情监测质量,指导防控工作重点。

(六)做好媒介生物与宿主动物的追根溯源调查工作。

加强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调查工作,掌握长角血蜱等蜱虫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信息,采取有效防蜱灭蜱工作,发现家畜或宠物体表寄生蜱时应尽快清除,降低环境蜱的密度。

六、应急监测

出现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按照省疾控中心统一安排,适时开展应急监测或宿主媒介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症状监测

选取2-3家医疗机构,监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症状监测病例定义:

1.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可同时有白细胞减少或降低)

2.发热伴出血症状(呕血、黑便、牙龈出血、皮肤淤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至少1项)。

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第2项患者,但未做血象检查或无血象检查结果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查其血象;明确诊断为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排除。

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血清标本,检测SFTSV

(二)宿主媒介调查

调查病例居住地和生产活动周围生境中的动物种类(包括家禽家畜、啮齿动物及野鸟等野生动物)及蜱虫等媒介种群和密度消长情况,采集动物脏器标本、血清标本和媒介标本进行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查明可能的动物宿主和生物媒介。相关宿主媒介采样登记表详见附表34,媒介生物标本采集与保存详见附件5

附件: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2.医疗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检测送样表

3. 宿主动物调查登记表

4.媒介生物标本采集登记表

5.媒介生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6.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7.医疗卫生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护和感染控制



附件1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编码□□□□□□□□□□□□□(编码规则附后)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

1.2性别:

1.3民族:汉族 其他

1.4出生日期:____________(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 )

1.5职业:

(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学生 (4)教师 (5)保育员/保姆 (6)餐饮食品业 (7)公共场所服务业 (8)商业服务 (9)旅游服务业 (10)医务人员 (11)干部职员 (12)工人 (13)民工 (14)农民 (15)林业 (16)采茶 (17)牧民 (18)狩猎 (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 (20)离退人员 (21)家务待业 (22)不详 (23)其他________________

1.6现住址: 市(地、州)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组(门牌)

1.7联系电话:  联系人:  与患者关系: 

1.8 身份证号: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时间:     

2.2就诊情况

就诊次数

就诊日期

就诊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级别

诊断

门诊/住院病例

1






2






3






4






:医疗机构级别:(1)村卫生室(2)乡镇级(3)县区级(4)地市级及以上

2.3 现住医院入院时间:     

2.4住院号:   

2.5入院诊断: 

2.6是否出院:

如已出院:

2.6.1出院诊断: 

2.6.2出院时间:     

2.7本次调查时病人情况:痊愈 好转 恶化 死亡

2.8最后转归:痊愈 死亡 其他

3.临床表现

3.1首发症状(主诉):  

3.2全身症状、体征:

3.2.1发热 无最高:____℃

3.2.2畏寒

3.2.3头痛

3.2.4乏力

3.2.5全身酸痛

3.2.6眼结膜充血

3.2.7皮肤瘀点或瘀斑

3.2.8牙龈出血

3.2.9食欲减退 轻度厌食

3.2.10恶心

3.2.11呕吐

3.2.12呕血

3.2.13腹痛

3.2.14腹胀

3.2.15腹泻 有,次/

3.2.16大便性状 血便 黑便 水样便其他

3.2.17肾区疼痛

3.2.18淋巴结肿大

3.2.18.1若有,肿大部位及大小、是否压痛:

3.3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常规检查

序次

检查日期

(年//日)

白细胞

109/L

血小板

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

淋巴细胞计数(109/L

检测单位






















5.流行病学调查

5.1发病前1个月居住地类型(可多选):丘陵或山区平原其他________

5.25.1,则发病前1个月是否去过丘陵或山区?

是,具体地点(越细越好)_______________不记得

5.3发病前两周户外活动史:

5.3.1种地

5.3.2割草

5.3.3打猎

5.3.4采茶

5.3.5放牧

5.3.6采伐

5.3.6旅游 _______________

5.3.7其它主要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发病前1个月居住地是否有蜱:不知道

5.5发病前1个月内是否见过蜱:不认识

5.6发病前2周内是否被蜱叮咬过:不知道

5.6.1若被叮咬过,时间及次数:次数

首次被咬时间:年月日

末次被咬时间:年月日

5.6.2叮咬部位(可多选)腹部背部颈部其他

5.7发病前2周内有无皮肤破损:

5.8发病前是否听说过同村有类似病人(未接触):否(跳至5.9

5.8.1听说类似病人情况

性别

年龄

现住址

联系方式
















5.9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人:否(跳至5.10

5.9.1所接触病人情况

性别

年龄

现住址

关系

诊断

接触方式

联系方式

























注:接触方式(可多选)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直接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

救治/护理同处一室其他(在表中注明)

5.10家中饲养动物情况:是(填下表)不知道

饲养动物种类

发病前2周内是否与饲养动物接触

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










注: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不知道

5.11 发病前两周野生动物接触情况:是(填下表)不知道

动物种类

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

备注







5.12 病前1个月内家中是否发现过老鼠?不知道

6.调查小结


7.标本编号(编码规则附后):

7.1血清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1急性期血清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2恢复期血清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室检验结果

8.1病毒分离结果:阳性阴性未检测/未收到标本

8.2核酸检测结果:阳性阴性疑似未检测/未收到标本

8.3血清学检测结果

类别

ELASA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IgG

IgM

IgG

IgM

急性期血清





恢复期血清





注:请在空格中填写:阳性阴性未检测/未收到标本

编码规则:年份(2位)-乡镇级地区编码(8位)-流水号(3位)。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如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的第12位调查者的编码为“10-53010220-012”。该调查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分别在编号首位增加“J”“H”。如上例调查者的急性期血清编号为J10-53010220-012,恢复期血清编号为H10-53010220-012


调查人员签名: 调查时间:    日;单位:  


附件2


医疗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检测送样表


一、病人信息

病人姓名: 性别:男, 年龄: 岁(月)

现住址: 县(区) 乡(镇、社区) 村(街道)

发病日期:

门诊/住院号: 住院号科室、床位:

联系电话: 联系人: 与病人的关系:

主要临床表现:(在相应的方框中打勾“√”

1)外周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全身症状:头痛、疲乏、肌肉酸痛;

4)出血症状/倾向:结膜充血、咽喉充血、牙龈出血、口腔(上颚)出血点、皮肤/粘膜出血点、黑便;

5)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股沟、腋下、其他

6)尿:蛋白尿、血尿;

7)肝功能异常(升高):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8)凝血功能: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二、标本信息

采样日期:

采样时发热:是、否;如发热,体温 °C

采样时WBC计数 ×109/L, PLT计数 ×109/L

标本类型和数量:

抗凝血 ml 非抗凝血 ml;血清 ml

三、送检医师

医生姓名: 科室: 联系电话:

医疗机构:

送样日期:


附件3

宿主动物调查登记表

编号

采集地点类型

采集地点

采集时间

宿主动物名称

/

种属

标本类型*

























































注:1、标本类型:脑(N)、肺(F)、肝(G)、脾(P)、心(X)、肾(S)或血清(B)等;宿主动物:鼠(S)、羊(Y)、牛(N)、猪(Z)、犬(Q)、鸡(J)、鸭(D)、鹅(E),其它请自行拟定,但需在表中注明。

2、采集地点:注明居民区 田野 山林 草原 河堤 其它:(请注明);

3、编码规则:编号年份后两位+县区编码(两位字母)+宿主动物代码(一位字母)+标本类型代码(一位字母)+动物序号(两位数字);县区编码为县区名称的首字母,如赣榆,县区编码为GY;动物序号按流水号进行排序编号;

4、编码注意事项:同一份标本的编号相同。例如:编号为11GYSB11的血清标本分装为两份,两份标本保存管上的编号均为11GYSB11

送检单位: 送检人: 送检日期:


附件4

媒介生物标本采集登记表

编号$

媒介生物名称#

捕获日期

采集时间

捕获地点

来源*

种类





















































































检查宿主动物数量(只)


检获蜱数(只)


染蜱率(%


注:#媒介生物:蜱(P)、螨(M)、蚤(Z)和虱(S

$编号:规则同宿主动物调查表,但前面需加上表示媒介生物的一个字母

*来源:请注明清楚,如采用鼠类/宿主动物体表采集法获得的蜱,此鼠类/宿主动物的血清编号为12GYSB11/12GYNB11

在表中应注明:鼠12GYSB11/12GYNB11;如采用布旗法拖蜱,在表中应注明拖蜱的具体地点。



送检单位:   送检人: 送检日期:



附件5

媒介生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一、动物体表寄生虫采集

1.小型动物体表寄生虫采集:将采过血后,以乙醚杀死寄生虫的鼠、刺猬、野兔、野鸡等小型动物置于干净的白瓷盘中,仔细搜寻动物体表,以镊子拾取体表附着寄生虫,特别要注意动物耳部、肛门等处;然后用洗手刷或篦子梳刷动物体毛,以获得更多的蜱、螨、蚤、虱等寄生虫。做到每个动物体表的蜱类、蚤类、螨类、虱类按类别分别装管,直接冻存,带回实验室,鉴定种类后再进行后续试验。

记录所检查动物数,检获每类体表寄生虫数,计算染蜱率(单位:只/动物),染蜱率=检获的蜱数/检查的动物数。

2.大型动物体表寄生虫采集:在调查区域内,搜索农村居民家庭中放养牛、羊、猪、狗、猫、鸡、鸭、鹅等家禽家畜,重点检查动物体头部、眼周围、颈部、腋部等部位,以镊子直接采取体表的蜱、蚤、螨、虱等,置于有盖螺口管中,做好标记及记录。

注意记录所检查大型动物数及检获的每类体表寄生虫数。计算染蜱率。

二、游离蜱生物密度调查和采集

1.蜱的采集:选用布旗法,通常在日出前后(68时),用1平方米白绒布,对边各缝成筒状,当中贯以木杆,在一边木杆的两端系一线绳。拖蜱时,手持旗杆伸向一侧面,使布旗平铺于草丛、蕨类植物或小灌木等植物上,缓步前行,拖行一定距离后将附于布旗上的蜱类拣入有盖螺口管,做好标记及记录。

也可在畜舍地面和墙缝内搜索蜱,如牛舍墙边或墙缝中,可找到璃眼蜱;鸡窝巢内栖架上,可找到软蜱。

2.蜱密度消长调查:布旗法;每月调查时间、地点相对固定;每月调查1次,相邻2次的调查间隔应为1个月;每次调查拖蜱时间合计至少需3小时以上,对调查的蜱经种类鉴定及计数后,计算蜱密度,单位:只/布旗·小时。

三、媒介生物调查注意事项

采集动物体表寄生虫及蜱等媒介生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穿着长衣长裤,扎紧袖口、裤口和领口;身体暴露的地方、裤口、袖口和领口部分可喷涂驱避剂,如市售以避蚊胺等为有效成分的驱蚊花露水等;工作间隙、休息及离开调查区域时,要及时搜查衣服或身体上附着寄生虫,特别要注意检查头皮、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并及时移除;如已被叮咬,及时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叮刺部位。


















附件6

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一、 蜱的特点

蜱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蜱总科又分为硬蜱科及软蜱科。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虫、若虫有8条腿,幼虫有6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二、 蜱的分布

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如全沟硬蜱主要见于北方森林地区、长角血蜱多见于丘陵地区、草原革蜱多见于草坪和草原牧场,而二棘血蜱主要见于南方丘陵、山区等。

三、 蜱的危害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

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

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四、 个人防护

(一)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三)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墙面、地面发现游离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四)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五)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六)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附件7

医疗卫生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护和感染控制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是做好防护和感染控制,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

  一、病例隔离与管理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的病人实施标准预防;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三、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

  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

  (一)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二)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若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置。

  四、消毒处理

  病人就诊、住院或转运期间,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做好病房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对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的诊疗用品、生活用具等进行随时消毒。病人康复、离院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一)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

  收治病人的房间应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数,可选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当物表被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时,立即用含有效氯2000-4000mg/L的消毒剂溶液作用20分钟后清理。

  (二)诊疗用品消毒

  听诊器、血压计等一般诊疗用品被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时,按照上述物表所用消毒剂浓度采取擦拭或浸泡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物品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

  重复使用的侵入性诊疗用品严密包装后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规定处理。

  (三)血液等污染物的清理与消毒

  病人排出的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用专用容器盛放,按14比例加含有效氯10000-20000mg/L的消毒液并放置2小时,按医疗机构的污水排放进行处理。

  (四)医疗废弃物处理

   病人的生活垃圾、价值低的污染物以及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五、尸体处理

  (一)以含有效氯2000-3000mg/L的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处堵塞,使用浸有上述消毒液的被单包裹尸体后装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内。

  (二)尸体衣物以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剂喷洒后装袋送焚烧。搬运尸体的担架、推车等用具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一般可采用擦拭、喷雾、薰蒸等消毒方法。

  (三)每取放一具尸体后都应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的消毒剂对停尸台进行随时消毒。

  (四)存放未经消毒处理病人尸体的冷藏箱,待尸体取出后,对冷藏箱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可按37比例添加酒精以防止消毒剂被冷冻)进行终末消毒。

  (五)尸体运送及处理人员工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穿胶鞋及隔离衣;搬运尸体或进行各项消毒操作后,要及时用过氧乙酸或含溴、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双手。